|
中文学名 |
拟高粱 |
拉丁学名 |
Sorghum Propinquum (Kunth) Hitchc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蜀黍属 |
俗名别名 |
高粱七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具根茎。秆直立,高1.5—2.5米,常被白色蜡粉,节上常被灰白色短毛,上部多分枝。叶鞘通常无毛,叶舌厚膜质,具纤毛;叶片线形,或线状披针形,长达80厘米,宽1—2.5厘米,两面无毛,边缘粗糙。圆锥花序开展,长达30厘米,分枝近轮生。小穗孪
生,无柄小穗宽披针形,长4—5毫米;颖革质,第一颖5—7脉,疏生短柔毛。第二颖舟形,3—5脉,疏生短柔毛;有柄小穗披针形,多为中性,小穗柄两侧具纤毛。花、果期8—10月。 |
生境 |
多生于河岸或湿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涪陵、铜梁、璧山、达县、大竹、邻水等市、县。分布于广东。印度支那、马来西亚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