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尖舌苣苔 |
拉丁学名 |
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.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尖舌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大脖子药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茎高(10一)18—60厘米,有极短的毛或无毛。叶互生,草质,斜椭圆状卵形或斜椭圆形,长3.5—12厘米,宽2.6—5.5厘米,基部一侧半心形,一侧楔形,全缘,无毛或下面脉上疏生短毛;叶柄长0.5—4厘米。花序细长,长10—20厘米,有多数花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附近,细钻形;花无毛;花萼长约4.5毫
米,短筒形,5裂近中部,裂片三角形;花冠蓝色,长约1.5毫米,上唇2浅裂,下唇3裂,侧裂片小;能育雄蕊2。蒴果卵形,直径约3毫米,包于增大的宿存萼内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100—2300米山地林下石上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云南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西部;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