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紫花苣苔 |
拉丁学名 |
Loxostigma griffithii (Wight) Clarke |
科中文名 |
苦苣苔科 |
科拉丁名 |
Gesner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斜柱苣苔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半灌木。茎高60一100厘米,四棱形,常在上部有短柔毛,枝条下垂。叶对生,同一对叶不 等大,较大叶具长柄,较小叶具短柄;叶片薄,长椭圆形、狭卵形或披针形,长4一18厘米,宽1.4—8厘米,顶端常镰状渐尖,基部斜圆形,上面疏生短毛,下面沿脉有疏毛;叶柄长达5厘米。聚伞花序腋生,花梗长10—16厘米,有2—7花;苞片条形;花萼长约7毫米,有疏毛,5裂近基部,裂片披针形;花冠淡绿黄色,有紫色斑点,长约3.5厘米,疏生短毛,上唇2裂,下唇3裂;雄蕊2对;子房无毛。蒴果窄条形,长6—12厘米。种子多数,长约1毫米。花期10月,果期11月。 |
生境 |
生海拔1400—1800米山谷林中树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云南、广西、贵州西部、四川(峨眉山);越南北部,缅甸,印度也有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