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川滇马兜铃 |
拉丁学名 |
Aristolochia chuandianensis Z.L.Yang |
科中文名 |
马兜铃科 |
科拉丁名 |
Aristolochiaceae |
属中文名 |
马兜铃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质藤本;根状茎短;根数条,细柱状,长达20厘米;茎纤细,长80-150厘米,多分技,具纵条纹;叶互生;叶片纸质,绿色,三角状卵心形或卵心形,长2.5-5厘米,宽2-4.5厘米,先端圆钝,基部深心形,边缘全缘,中上部稍向内凹入;基出叶脉3-5(-7)条成掌状;叶柄线状;花单生于叶腋,花柄线状,花被管基部膨大近球形或卵形,中部狭而直立,喉口处具3-5条紫包条纹,檐部一侧延伸成舌片,舌片披针形而直伸,先端钝或微凹,另一侧极短;合蕊柱盘状,雄蕊6枚,花药卵圆形贴生于合蕊柱裂片下面;柱头6裂,子房下位,倒锥形,蒴果卵球形,长1.5-2厘米,直径1-1.2厘米;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700米的路边灌丛中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和云南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