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水蔗草 |
拉丁学名 |
Apluda mutlca L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水蔗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秆高50一150厘米,基部常斜卧地面并于节处生根,常有沟槽,被白粉。叶鞘光滑无毛;叶舌膜质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可达20厘米,基部狭窄呈柄状。总状花序单生,长6—10毫米,托以佛焰苞状总苞;无柄小穗连同基盘长4—6毫米,第一颖革质,顶端钝或
浅裂,多脉;第二颖厚膜质,舟形,5—7脉;第一小花雄性,内外稃近等长,透明膜质,第二小花两性,外稃透明膜质,约短于颖的1/3;有柄小穗两颖革质,小花雄性;退化的有柄小穗,只留一颖片痕迹。花、果期7—11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600—1300米的干热河谷山坡、草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雷波、金阳、米易、西昌、冕宁、木里、盐源等县。分布于我国华南、西南。印度、日本、菲律宾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秆叶可作饲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