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拟金茅 |
拉丁学名 |
Eulaliopsis binata (Retz.) C.E.Hudd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拟金茅属 |
俗名别名 |
龙须草、羊草、蓑草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密丛草本。秆高40—80厘米,具3—4节,常分枝。叶鞘短于节间,鞘口具细纤毛,基部密生灰白色绒毛;叶舌纤毛状;叶片长6—25厘米,宽1一3毫米,内卷呈针状。总状花序密生浅褐色绒毛,2—4枚于茎顶呈指状排列;穗轴逐节断落;小穗孪生,无柄小穗与有柄小穗同形,基盘密生浅褐色柔毛;第一颖5—7脉,先端2—3齿裂,边缘狭窄内卷,中部以下簇生浅褐色柔毛;第二颖稍长于第一颖,舟形,有短芒;第二外稃的裂齿间伸出一稍弯曲的芒。颖果长椭圆形,长2毫米,黑色。花果期4—6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700一2000米的山坡干燥环境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成都、丰都、金阳、普格、西昌、石棉、乐山、遂宁、大竹、万源、井研等市、县。分布于广西、湖北、湖南、陕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台湾等省。印度北部、阿富汁、菲律宾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秆叶可制草绳、草鞋及造纸原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