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竹叶茅 |
拉丁学名 |
Microstegium nudum (Trin.) A.Camus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莠竹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秆下部横卧地面并在节上生根,高30—50厘米,多分枝。叶鞘疏松,常短于节间,边缘和鞘口有纤毛;叶舌短,顶端平截; 叶片披针形,长3—6厘米,宽3—8毫米,两面无毛。总状花序2—5枚;互生于主轴,穗轴无毛。小穗孪生;无柄小穗长约4毫米;第一小花内、外稃均退化;芒自第二外稃顶端伸出,长10—20毫米,稍弯曲而不扭转;颖果狭椭圆形,长约2毫米,褐色。花、果期8一10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阴湿的林下、林缘、沟边,海拔可达31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丹巴、成都、峨眉山、南川及叙永。 分布于我国华东、华中、西南及秦岭南北坡。日本、朝鲜、印度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秆叶为良好的饲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