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甜根子草 |
拉丁学名 |
Saccharum spontaneum L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甘蔗属 |
俗名别名 |
马儿秆、铁巴茅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高大草本。秆直立,高1.5—4米,被白粉,花序下的总梗具白色丝状柔毛,叶鞘均长于节间,鞘口和鞘节具短柔毛;叶舌先端钝圆,具纤毛;叶片长可达60厘米,宽2—6毫米,质硬,两面无毛,边缘具锯齿。圆锥花序长20一40厘米,主轴和分枝均被白色丝状长柔毛。颖近革质,上部透明膜质,第一颖具2脉,第二颖舟形,与第一颖等长,第一外稃长卵形,边缘具纤毛;第二外稃狭窄,内稃缺,鳞被有毛,雄蕊3枚,花药黄色;雌蕊柱头二裂,羽毛状,紫黑色。花、果期8—10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河岸、沙滩、河滩、溪旁,海拔可达1500米左右。 |
地理分布 |
在四川集中分布于沱江、涪江、岷江流域两岸,零星分布于盐源、德昌、甘洛、灌县、遂宁、剑阁、苍溪、广元、南江、达县和开江。分布于华南、华中等省。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根茎横走能固沙防堤;秆叶质硬可盖房屋、筑篱笆,也可作燃料;花序作垫料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植株
图片由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提供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