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金色狗尾草 |
拉丁学名 |
Setaria glauca (L.) Beauv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狗尾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秆直立丛生,或基部膝曲,高15一100厘米。叶鞘松弛包茎;叶舌膜质;叶片线形,长8—35厘米,宽3—8毫米,无毛;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形,通常长2.5一14厘米,宽4—8毫米,主轴被细柔毛;小穗卵形,通常在一簇中仅一枚小穗发育;第一颖卵形,长为小穗的1/3,具3脉,第二颖长为小穗的1/2,具5—7脉;谷粒成熟时具明显的横皱纹。花、果期7一10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田间、路旁,荒地、山坡,海拔可达22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广泛产于四川各县。分布于我国各省。欧洲及中亚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