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倒卵叶旌节花 |
拉丁学名 |
Stachyurus obovatus (Rehd.) Hand.-Mazz. |
科中文名 |
鼠李科 |
科拉丁名 |
Rhamnaceae |
属中文名 |
旌节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。叶互生,革质,倒卵形,罕为倒披针形,顶端呈尾状渐尖,边缘具细锯齿,近基部有时全缘,两面光滑无毛,中脉带红色,在腹面下凹,背面凸起,侧脉明显,3—7对;叶柄深紫色。花两性或杂性,绿黄色或绿白色,由5—7朵花组成直立的穗状花序;苞片,小苞片三角形;花瓣4,倒卵形;雄蕊8条,花
药近于球形;子房椭圆形,子房和柱头均被白色细茸毛。浆果,球形。花期3—4月;果期5—7月。
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—1700米的向阳山坡,林缘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灌县、峨眉、屏山、宜宾、长宁、叙永、合江、筠连、南川等县;云南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