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短苞忍冬 |
拉丁学名 |
Lonicera schneideriana Rehd. |
科中文名 |
忍冬科 |
科拉丁名 |
Caprifo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忍冬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灌木,高0.8-2米;幼枝紫红色或灰黄色,冬芽具3-4对外鳞片;叶纸质,倒卵形、倒卵状椭圆形、倒披针形或矩圆形,长1-5厘米,宽0.5-2厘米,顶端圆形或钝,基部楔形,侧脉每边5-7条;总花梗生于幼枝中下部和侧生短枝下部叶腋,纤细,弓弯;苞片钻形或条形,1/2至2倍于萼筒长,分离或基部连合;小苞片小,圆形或缺;相邻两萼筒三分之二至全部合生,萼檐杯状,萼齿短,不等大;花冠筒状漏斗形,黄白色,顶端带紫色,冠筒基部一侧稍肿大;花药等长或稍露出冠裂片;花柱外露,中下部被柔毛;浆果红色,近球形,直径6-7毫米;花期5-6月,果熟期8-9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100—3300米的云、冷杉针叶林下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在我国四川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