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葛 |
拉丁学名 |
Pueraria lobata (Willd.) Ohwi |
科中文名 |
豆科 |
科拉丁名 |
Leguminosae. |
属中文名 |
葛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质藤本,植株全体密生棕色粗毛。块根圆柱状,肥厚,外皮灰黄色,内部粉质,纤维性很强。茎基部粗壮,上部多分枝,长达数米。叶互生,有长柄,托叶盾状;小叶3片,顶端小叶较大,菱状卵形,长5.5-19厘米,宽1.5-1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时3波状浅裂,侧生小叶1对较小,斜卵形,两边不相等,背面苍白色,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。秋季开花,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;花密,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;萼钟形,萼齿5,披针形,上面2齿合生,下面1齿较长,内外面均有黄色柔毛;花冠蝶形,紫红色,长约1.5厘米。荚果条形长5-12厘米,宽达1厘米,扁平,密生黄色长硬毛。 |
生境 |
野生于路旁、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除新疆、西藏外,我国大部分省区多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用种子或压条繁殖。
种子繁殖在春季播种,播前将种子放入30-35℃水中浸24小时,取出稍干后播种。穴播,每穴3-4粒,覆土约1寸。行株距为1.5X1尺。
压条繁殖,可采用波状或连续压条法,即将葛藤拉下,分段埋土,待茎节生根后,切断,分开栽种,行株距与穴播法同。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