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帚枝鼠李 |
拉丁学名 |
Rhamnus virgata Roxb. |
科中文名 |
鼠李科 |
科拉丁名 |
Rhamnaceae |
属中文名 |
鼠李属 |
俗名别名 |
分枝鼠李 |
形态特征 |
灌木或乔木;叶纸质或薄纸质,在长枝上对生或近对生,倒卵状披针形、椭圆形,边缘具钝锯齿,腹面或沿脉疏被柔毛,近无毛,背面沿脉疏被短柔毛或仅脉腋具疏毛,稀近无毛,侧脉每边通常4—5条,干后常带紫色,背面网脉明显;叶柄仅在腹面槽沟内被短柔毛;托叶披针形,在长枝上常宿存。雌花数朵簇生短枝端,子房2室,疏被毛或无毛。浆果状核果,近球形,黑色,具2分核;种子红褐色,背侧具长为种子2/3—3/4基部较宽的纵沟。花期4—5月;果期6—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400一3800米的林中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乡城、稻城、木里、盐源、米易、会理、会东、西昌、德昌、冕宁、雷波;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