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日本乱子草 |
拉丁学名 |
Muhlenbergia japonica Steud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乱子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。通常不具根茎,稀具细弱的根茎;秆基部横卧,节部着土处生根,其直立部分高15—50厘米。叶鞘平滑无毛,多短于节间;叶舌膜质,长0.2一0.4毫米;叶片狭披针形,先端渐尖,两面及边缘粗糙,长2—8厘米,宽
1.5一3厘米。圆锥花序狭窄,微下弯,长4—12厘米,每节具1分枝;分枝自基部即着生小穗;小穗长约2.5—3毫米,灰绿色微带紫色;颖膜质,先端尖,白色略带紫色,具1脉,第一颖长1.5—2毫米,第二颖长2—2.2毫米;外稃与小穗等长,下部1/4被柔毛;芒细弱,直立,长5—9毫米;花药黄色,长约0.6毫米。花、果期5—9月。 |
生境 |
多生于海拔650—2650米的阴湿处;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城口、峨眉、盐源等地;分布于山东、江苏,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及云南等省。日本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