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多脉鼠李 |
拉丁学名 |
Rhamnus sargentiana Schneid. |
科中文名 |
鼠李科 |
科拉丁名 |
Rhamnaceae |
属中文名 |
鼠李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或灌木,高达10余米;叶纸质,互生,椭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,边缘具圆齿或钝锯齿,两面或沿脉初被柔毛,后脱落仅背面沿脉被柔毛,侧脉每边10—17条,腹面下陷,背面凸起;叶柄腹面初被短柔毛,后脱落近无毛;托叶线形,早落。花杂性异株,无毛,常2—6朵簇生于叶腋,4基数;萼齿三角形;花盘稍厚,盘状;两性花子房球形,4或3室;雄花具退化雄蕊,子房不发育。核果倒卵球形,红色,成熟后黑色;种子腹面具棱,背面具与种子等长的纵沟;花期5—6月;果期6—8月。 |
生境 |
常生于海拔1700—3300米的山谷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峨眉(峨眉山、)、南川(金佛山)、洪雅、平武、宝兴、天全、康定、峨边、金阳、雷波、美姑、冕宁;分布于湖北、云南、西藏、甘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