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大果榉 |
拉丁学名 |
Zelkova sinica Schneid |
科中文名 |
榆科 |
科拉丁名 |
Ulm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高大乔木;树皮灰色;老枝薄片状脱落。叶厚纸质,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圆形浅锯齿,腹面绿色,中脉凹陷,幼时有毛,后无毛,背面浅绿,仅脉腋具簇生毛,侧脉7—9对;叶柄被灰白色柔毛。雄花1—3朵簇生叶腋,花被片5—6裂,裂片卵状矩圆形;雌花单生叶腋,花被裂片5—6枚,子房被毛。核果单生叶腋,倒卵状球形或呈斜三角形;花期4月;果期8—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疏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茂汶、松潘;分布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等省。
|
经济价值 |
木材可作用材,茎皮纤维可作人造棉及造纸原料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