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栗叶榆 |
拉丁学名 |
Ulmus castaneifolia Hemsl. |
科中文名 |
榆科 |
科拉丁名 |
Ulmaceae |
属中文名 |
榆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高大落叶乔木;树皮灰褐色至灰黑色,纵裂。叶矩圆状椭圆形或矩圆状卵形,先端渐尖或
具短凸,基部显著歪斜,一侧为圆形或楔形,一侧为心形或耳形,大的一边覆盖叶柄,
边缘具重锯齿,幼时两面皆密被毛,后在腹面渐脱落而粗糙,仅叶脉凹陷处被毛,背面
密被柔毛,侧脉16—35对;叶柄密被柔毛。花簇生于二年生枝上,花被4—5浅裂,无毛。翅果矩圆状倒卵形或倒三角形,果核位于翅果中上部,上端稍接近缺口;果梗较花被管短,被褐色柔毛。
|
生境 |
生于海拔500—1300米的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江津、酉阳、南川;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省、区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