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楚净山菝葜 |
拉丁学名 |
Smilax vanchingshanensis wang et Tang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菝葜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攀援灌木;茎长可达5米,无皮刺或疏生皮刺;叶薄革质,卵状矩圆形,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8-17厘米,宽3-9厘米,先端突然收狭成短尾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,近截平或浅心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干后暗黄褐色;叶柄l/5-l/3具狭叶鞘,具卷须,脱落点位于叶柄的中上部;伞形花序具20余朵花,单生于叶腋,或双生于1个总花序梗上;花序托膨大,近球状,具多数果期宿存的三角状披针形小苞片;花序梗具关节,关节上具退化为鳞片状的叶和枝芽,基部具贝壳状先出叶,若为双生则总花序梗的基部具贝壳状先出叶;花淡黄绿色;雄花的外轮花被片狭矩圆形,内轮花被片条形;花药矩圆状,花丝基部约1毫米合生或至少3枚内轮的花丝基部约1毫米合生;雌花的外轮花被片矩圆形,内轮花被片条形;退化雄蕊6枚,有时仅4枚;子房每室1胚珠,柱头3深裂,裂片条形;浆果球状,直径约9毫米;花期9-10月,果期12月至次年2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400一1400米处的沟边,疏林中或山坡草丛中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湖南和贵州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