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异燕麦 |
拉丁学名 |
Helictotrichon schellianum (Hack.) kitag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异燕麦属 |
俗名别名 |
野燕麦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秆直立丛生,光滑,高20一70厘米,通常具2节。叶舌膜质,披针形,长3—6毫米;叶片扁平,有时稍内卷,两面粗糙,长5—10厘米,宽2—4毫米,分蘖者长达25厘米。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,淡褐色,长8—12厘米;小穗含3—5朵小花,长11一17毫米,芒除外;颖披针形,均具3脉,第一颖长9—12毫米,第二颖长10—13毫米;外稃具7脉;第一外稃长10一13毫米,基盘具柔毛;芒生于外稃近中上部,长12—15毫米,下部1/3处膝曲,芒柱扭转;内稃甚短于外稃;子房上部密生短毛。花期7月。 |
生境 |
生长于海拔约3400米的山坡草甸、林缘或高山较潮湿处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红原和若尔盖等地。分布于华北、东北、内蒙古、新疆、青海、甘肃和云南等省、区。中亚、西伯利亚、蒙古人民共和国及朝鲜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