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银光柳 |
拉丁学名 |
Salix argyrophegga Schneid. |
科中文名 |
杨柳科 |
科拉丁名 |
Salicaeae |
属中文名 |
柳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乔木或灌木;当年生小枝密被灰色皱曲长柔毛,二年生的无毛;芽密被长柔毛。叶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或矩圆形,边缘有明显的尖锯齿,腹面初密被灰色皱曲长柔毛,后除中脉外变为光滑,背面初被密而厚的、灰色或淡黄灰色的毡毛,后毛逐渐稀疏,中脉腹面稍微、背面明显隆起,侧脉8一12对,两面凸起,网脉腹面较明显;叶柄密被皱曲长柔毛;托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先端尖,边缘特别是上部有腺状锯齿,腹面无毛,背面被皱曲长柔毛。花序轴被长柔毛;苞片卵圆形,被长柔毛;雄蕊2枚,花丝分离;子房无梗,密被长柔毛,花柱无毛,柱头二裂。果被毛,椭圆卵状。花期4—5月;果期6—8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100—30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灌县、汶川、天全、宝兴等地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