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发草 |
拉丁学名 |
Deschampsia caespitosa (L.) P.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发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湿生草本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膝曲,高30一100(150)厘米,具2—3节。基部叶鞘常短于节间,无毛;叶舌膜质,长5—7毫米;叶片常向内卷折,长3—7厘米,宽1—3毫米。圆锥花序开展,多下垂,长10—20厘米;小穗轴长4—4.5毫米,草绿色或褐紫色;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,具柔毛;第一颖长3.5—4.5毫米,具1脉,第二颖与第一颖等长或稍长,具3脉;第一外稃长3—3.5毫米,顶端啮蚀状.;芒自外稃近基部处伸出,劲直,粗糙,稍短或略长于外稃;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稍短;花、果期7—9月。 |
生境 |
常成片生长于海拔(1500)3400一4700米的潮湿沟边、河漫滩、沼泽草甸或灌丛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若尔盖、红原、色达、邓柯、德格、道孚、乡城、稻城、雅江、理塘、理县、芦山和布拖等地。广布于我国西南、西北、华北和东北等省、区。全世界温寒地带及非洲山地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秆叶细长柔韧,适于作编织原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