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无剌菝葜 |
拉丁学名 |
Smilax mairei Levl.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菝葜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攀援灌木;茎长1-5米;叶纸质至薄革质,卵形,狭卵形,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有时为三角状披针形,长3.5-13.5厘米,宽1-5.5厘米,先端渐尖至急尖,具尖凸,基部圆形,截平或心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至灰绿色;叶柄的1/2-2/3具狭窄的叶鞘,通常具卷须,有时卷须不发育,脱落点位于叶柄的顶端;伞形花序具数朵至20余朵花,从小枝的叶腋发出,通常整个小枝的叶腋均具花序;花序托膨大,具多数宿存的狭三角形小苞片,多少呈莲座状;花序梗粗壮,常略前后压扁;花淡红色至紫红色;花被片先端增厚而成稍反折的喙状,尤以外轮花被片明显;雄花的外轮花被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,内轮花被片与外轮的相似;雌花的外轮花被片卵形至卵状矩圆形,内轮花被片与外轮的相似;退化雄蕊6枚,稀为3枚;子房每室l胚珠,柱头3深裂,裂片短而宽;浆果球状,直径5-7毫米,成熟时蓝黑色至黑色;花期5~6月;果期12月,亦有在10月成熟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一3000米处的湿润密林中,灌丛中,林缘或阴湿山坡上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