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千金子 |
拉丁学名 |
Leptochloa chinensis (L.) Nees |
科中文名 |
禾本科 |
科拉丁名 |
Gramineae |
属中文名 |
千金子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基部倾斜或膝曲,高30—90厘米,具3—6节,光滑无毛,节部着土后,易于生根。叶鞘松弛,无毛,大多短于节间;叶舌膜质,长1一2毫米,常成啮齿状,具纤毛;叶片长5—25厘米,宽2—6毫米。总状圆锥花序,长10—30厘米;小穗常带紫色,长2—4毫米,含3—7朵小花;颖具1脉,第一颖长1一1.5毫米,狭披针形,顶端尖,第二颖较宽,长1.2一1.8毫米;外稃具3脉,第一外稃长约1.5毫米,顶端钝,无毛或下部被微毛,内稃短于外稃,具2脊;雄蕊3;鳞被2,顶端平截;雌蕊近球形,具2枚帚状柱头。花果期8—11月。 |
生境 |
常生于海拔300—500米的平原、河边、田埂或山坡的湿润处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成都和重庆等地。分布于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陕西和贵州等省、区。北半球温暖地带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草质柔嫩,可作家畜饲料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