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大苞柳 |
拉丁学名 |
Salix pseudospissa Gorz. |
科中文名 |
杨柳科 |
科拉丁名 |
Salicaeae |
属中文名 |
柳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灌木;小枝粗壮,幼时即无毛,老时褐色至褐红色,有光泽,节膨大,节间短;芽无毛。叶椭圆形、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,边
缘具密的腺状细锯齿,中脉粗壮,腹面平,背面上部平下部隆起,侧脉纤细,8—12对;叶柄粗壮,无毛;托叶缺。花密生,雌花序轴被灰黄色粗毛;苞片大形,有纵脉坟,窄倒卵形,先端圆形,全缘;子房狭卵状,密被次黄色粗毛。果序粗壮,果长0.6厘米,密被毛。花期6月;果期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400一4700米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四川松潘、红原、甘孜等县;甘肃省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