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青海杨 |
| 拉丁学名 |
Populus przewalskii Maxim. |
| 科中文名 |
杨柳科 |
| 科拉丁名 |
Salicaeae |
| 属中文名 |
杨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高大乔木;小枝纤细,无毛,当年生的黄绿色,二年生的黄褐色,均有纵棱,老枝
谈褐色或淡黄灰色,圆柱状;芽无毛。叶椭圆状卵形,边缘具圆齿状腺铝齿,无毛,侧脉纤细,约5对,如中脉两面凸起,侧脉较明显; 叶柄纤细,圆柱状,被微柔毛。果序长达7厘米,轴密被微柔毛;果卵状,先端钝,密被短柔毛,2—3裂;花盘全缘。果期10月。
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3400米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四川阿坝县;青海、甘肃等省也有分布。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