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短柄乌头 |
拉丁学名 |
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|
科中文名 |
毛茛科 |
科拉丁名 |
Ranunculaceae. |
属中文名 |
乌头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。块根胡萝卜状,长5.5-7厘米,径5-6.5毫米。茎高40-80厘米,疏生反曲的短柔毛,不分枝或在花序之下有1-2短枝。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,中部以上叶较密集,有短柄;叶片三角状宽卵形,长达5.8厘米,宽达8厘米,三全裂,裂片二回细裂,小裂片条形,宽1-3毫米,无毛或下面沿脉疏生短毛。秋季,顶生总状花序,有7至多朵花,轴密生反曲短柔毛;花梗长1-1.5厘米;萼片花瓣状,紫蓝色,外面有短柔毛,上萼片盔状船形,高2-3厘米,侧萼片宽倒卵形,长1.5-1.8厘米;花瓣2,无毛,有长爪,距短;雄蕊多数,花丝疏生短毛;心皮5,子房密生开展的黄色长柔毛。 |
生境 |
生于高山草地、多石砾山坡或疏竹林下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用种子及根芽繁殖。
种子繁殖,每年立夏播种,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,不需盖土,但在出苗期间要注意浇水,经常保持土壤潮湿。
根芽繁殖,即截取根上部三分之一,于11月或下雪前,按行株距各7-8寸,开沟,将根芽埋入土中,栽深1-2寸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