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鹿蹄草 |
拉丁学名 |
Pyrola calliantha H. Andres |
科中文名 |
鹿蹄草科 |
科拉丁名 |
Pyrolaceae |
属中文名 |
鹿蹄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根状茎细长匍匐,褐色,每节上具1棕色小鳞片和根。叶基生,3-8片,叶柄带红色,长3-5厘米,叶片厚膜质,近圆形或卵圆形,长3-5厘米,宽2-5厘米,先端圆或微凸,基部圆,中央微下延,全缘或有浅齿,下面带紫红色,网脉在两面皆隆起。夏季由叶丛中抽出花葶,高5-20厘米,花白微红,直径15-20毫米,数朵至15朵成顶生总状花序,花梗细弱略下垂,有1披针形小苞片;花萼5深裂,舌状;花冠5深裂,裂片椭圆形或倒卵形;雄蕊10,花丝扁平肉质,花药先端稍窄,两花粉囊靠扰,平头,顶孔裂;子房上位,5室,花柱粗长,下俯然后上升,伸出花冠之外,先端稍粗,柱头5裂,直立。蒴果扁球形,胞背裂;种子细小多数。 |
生境 |
生于林下阴湿处及山沟两旁,岩石缝中。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新疆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及云南等省区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