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甘肃枫杨 |
拉丁学名 |
Pterocarya macroptera Batal. |
科中文名 |
胡桃科 |
科拉丁名 |
Juglandaceae |
属中文名 |
枫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落叶乔木,高约15米;树皮暗褐色;幼枝有淡黄褐色短柔毛和星状毛,老枝赤褐色,皮孔显明;芽鳞黄褐色,顶端嘴状弯曲而有簇生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叶轴圆柱形,与总叶柄有黄褐色星状毛及长柔毛;小叶纸质,9一11(—13),侧脉16—22对,侧生小叶柄长1一2毫米,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顶端一片小叶较宽大,长椭圆形。雄花序自芽鳞腋内生出;雌花序长约20厘米。果序长达40—60厘米,序轴密生锈褐色毡毛;果实近球形,果翅椭圆状菱形,不整齐;果体和翅有微小腺点和短细柔毛。果期8—9月。 |
生境 |
多生于海拔1900—2500米的沟谷地带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平武、青川等县;分布甘肃东南部、陕西
秦岭。
|
经济价值 |
材质稍轻软,有勃性,作农具、家具等用;树皮提拷胶与制人造棉。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