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广州蔊菜 |
拉丁学名 |
Rorippa cantoniensis (Lour.) Ohwi |
科中文名 |
十字花科 |
科拉丁名 |
Cruciferae |
属中文名 |
蔊菜属 |
俗名别名 |
细子蔊菜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8-25厘米,全株无毛。茎通常直立,有时呈铺散状分枝。基生叶常丛生,叶片羽状深裂或浅裂,裂片4-10对,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齿,有时缺刻状,顶裂片较大;茎生叶无柄或稀具短柄,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顶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不整齐齿裂,有时羽状分裂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近无柄,每花具有1枚叶状小苞片。黄色花瓣4,倒卵形;短角果圆柱形,顶端宿存有头状柱头。种子细小,卵形,略扁,熟时红褐色,表面具网纹。花期3—4月,果期4—6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350--1700米的河滩、沟边、农田边,常成为田间杂草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广元、重庆北碚、德昌、冕宁等县。辽宁、河北、福建、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云南等省区亦产。朝鲜、俄罗斯、日本、越南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