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华中铁角蕨 |
拉丁学名 |
Asplenium sarelii Hook. |
科中文名 |
铁角蕨科 |
科拉丁名 |
Aspleniaceae |
属中文名 |
铁角蕨属 |
俗名别名 |
地柏枝、金花草、凤凰尾、避风草、奶子草、石灰草 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20厘米。根茎直立,先端密生鳞片,鳞片披针形,棕褐色。叶簇生;叶柄绿色,腹面扁平有浅纵沟;叶片卵形,三回羽状;羽片8-10对,互生,卵形,先端渐尖,下部羽片较大,羽状分裂;二回羽片2-4对,互生,倒卵形,下部的较大;三回羽片1-2对,互生,线形或椭圆形,顶端尖;纸质,无毛;叶脉羽状,裂片的小脉分叉。孢子囊群短线形,沿小脉着生;囊群盖短线形,全缘,厚膜质,灰白色。
|
生境 |
生于海拔400一2800米处。 |
地理分布 |
产巫溪、彭水、石柱、武隆、南川、城口、平武、宝兴、汉川、理县、荣经、越西、峨边等县;分布我国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西南至华东、华南,日本、朝鲜也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药用;又可作钙质岩石及土壤的指示植物。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