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蓝钟喉毛花 |
拉丁学名 |
Comastoma cyananthiflorum (Franch.eX Hemsl.) Holub |
科中文名 |
龙胆科 |
科拉丁名 |
Gentianaceae |
属中文名 |
喉毛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5—15厘米。根黑褐色;根茎短。茎自基部分枝,斜升,近四棱形。基生叶发达,倒卵状匙形,连柄长15—28毫米,宽3一7毫米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突然狭缩,下延成柄,叶柄细,长达15毫米;茎中部叶具短柄,叶片倒卵状匙形,先端钝或圆形,基部下延成柄。花5数,单生分枝顶端;花梗长至4.5厘米,斜升,近四棱形;花萼绿色,深裂近基部,裂片稍不整齐,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急尖;花冠蓝色,高脚杯状,长1.4一2.5厘米,冠筒宽筒形,裂片裂达中部,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,基部具2束白色副冠,上部流苏状条裂,冠筒基部有10个小腺体;雄蕊生于冠筒中部,花丝线形具少数白色长毛,稀无毛;子房无柄,无花柱。蒴果披针形;种子多数,圆球形,表面光滑。花期6一10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000一4700米的高山草甸、灌丛草甸、林下、山坡草地。 |
地理分布 |
产稻城、木里、盐源、马尔康、越西、色达、峨眉山、金川、甘孜、乡城。分布于西藏东南部、云南西北部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