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半抱茎葶苈 |
拉丁学名 |
Draba subamplexicaulis C. A. Mey. |
科中文名 |
十字花科 |
科拉丁名 |
Cruciferae |
属中文名 |
葶苈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草本,高6—20厘米。主根粗壮,直立。根状茎多分枝,短,下部宿存纤维状枯
叶,上部叶密集成莲座状,叶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,顶端急尖或渐尖,边缘近全缘,基部渐狭成短的叶柄。茎多数,下部稍外倾.上部直立,疏生3—8枚叶,被单毛、叉状毛和分枝毛;茎生叶长卵形、长圆形或卵形,顶端渐尖或急尖,边缘全缘或具1—2小齿,基部楔形或变宽,无叶柄,半抱茎。全部叶两面被单毛、叉状毛、分枝毛和星状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多花密集,花后花序轴伸长;花瓣白色,倒卵状长圆形,顶端微凹,基部具短爪;短角果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6一11毫米,宽2—3毫米,通常无毛,稀被毛。种子每室2行小,成熟时褐色。花期6—7月,果期7--8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海拔3200-3800米的阴湿草地、砂砾地及岩坡上。 |
地理分布 |
产若尔盖、红原等县。青海、新疆、陕西等省区亦产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