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卵果吉祥草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
                Reineckia ovata Z.Y.Zhu et Z.R.Chen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百合科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
                Liliaceae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
                吉祥草属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
                匍匐草本;匍匐茎粗3-5毫米,逐年延长生长,具节和膜质鳞片;叶簇生,每簇4-9枚,狭条形,稀披针形,长6-17厘米,宽3-5毫米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渐狭成不明显的柄;花葶从叶腋抽出,平卧,长1.5-2.5厘米;穗状花序长2-3厘米,近于平卧,稍弯曲,具5-7朵花,每花基部具1-2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苞片;苞片长6-10毫米,紫色或淡紫色;花被厚肉质,白色,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近圆形,花被筒为花被裂片的2/3长;雄蕊着生于花被裂片下方;花柱柱头3浅裂;浆果倒卵状或卵状,淡紫红色,长1-1.2厘米,直径约7毫米,花柱与子房一同发育并宿存;花期5-6月,果自8月开始发育,至翌年3—5月成熟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
                生于海拔2500—2800米处的林下,灌丛或房前屋后墙下阴湿处。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
                产于四川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全草入药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
    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  
        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