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中文学名 |
绿叶粉背蕨 |
| 拉丁学名 |
Aleuritopteris tamburii var. viridis H.S.Kung |
| 科中文名 |
中国蕨科 |
| 科拉丁名 |
Sinopteridaceae |
| 属中文名 |
粉背蕨属 |
| 俗名别名 |
|
| 形态特征 |
植株高30一35厘米,土生。根茎知力,被鳞片;鳞片线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深棕色,有棕色狭边。叶簇生;叶柄长18—25厘米,圆柱形,棕色或红棕色,有光泽;叶片卵状五角形,三回羽状分裂,羽片3对,对生或近对生,三角形,二回裂片狭卵形或带状披针形,羽状分裂;裂片6—7对,对生,宽披针形至三角形,薄纸质,背面绿色,无白色蜡粉或近无粉叶脉羽状,分离,明显。孢子囊群生在叶边小脉顶端;囊群盖连续,仅在裂片间中断,全缘,膜质,白色。
|
| 生境 |
生于海拔3000米。 |
| 地理分布 |
产盐源 |
| 经济价值 |
|
| 科研价值 |
|
| 繁殖方式 |
|
| 备注 |
|
| 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