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鹿儿岛凤尾蕨 |
拉丁学名 |
Pteris kiuschiuensis Hieron |
科中文名 |
凤尾蕨科 |
科拉丁名 |
Pteridaceae |
属中文名 |
凤尾蕨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40-80厘米。根茎短,直立或斜生,顶端密生鳞片。叶一型,簇生,叶柄禾秆色或基部有棕色披针形鳞片,羽轴腹面有纵沟,叶片矩圆形,奇数二回羽状分裂,侧生羽片5-8对,近对生,几无柄,条状披针形,羽状深裂;裂片20-32对,近对生或互生,矩圆形,纸质,无毛;裂片具羽状脉。孢子囊群线形,生在裂片边缘的边脉上,囊群盖线形,全缘,黄棕色。 |
生境 |
|
地理分布 |
分布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;日本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