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诸葛菜 |
拉丁学名 |
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(L.) O. E. Schulz |
科中文名 |
十字花科 |
科拉丁名 |
Cruciferae |
属中文名 |
诸葛菜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20-120厘米。茎单一或多分枝,通常被柔毛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分裂,稀不裂,顶裂片近圆形或卵形,边缘近全缘,具波状浅齿至牙齿,基部浅心形,侧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全缘或具齿,有时在裂片间杂有小裂片,叶柄疏生细疏毛;茎中部以上叶长圆形或卵形,边缘近全缘或具波状浅齿或牙齿,基部抱茎,两侧有垂耳。总状花序具多花,萼片通常紫色或带紫色,具柔毛或无毛;花瓣紫色、浅红色,稀白色,宽倒卵形,下部具长爪;长角果线形,长6-10厘米,宽2-3毫米,具4棱;果瓣无毛,有1凸出的中脉;喙长1.5-2.5厘米;种子卵形至长圆形,长约2毫米,宽约1.2毫米,成熟时黑褐色。花期2-5月,果期5-7月。 |
生境 |
生长在平原、山地、路边及公园。 |
地理分布 |
四川栽培。辽宁、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等省市亦产。 |
经济价值 |
油料植物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花的正面观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成都 |
 |
拍摄部位:花序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成都 |
 |
栽培植株花期形态
摄影者:李世丽
拍摄地点:成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