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蓝花韭 |
拉丁学名 |
Allium beesianum W.W.Smith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鳞茎圆柱状,粗5-10毫米;鳞茎外皮灰褐色,纤维质,基部近网状;叶条形,比花葶短,宽3-8毫米;花葶圆柱状,高30-50厘米,中部以下被叶鞘;总苞单侧开裂;伞形花序半球状,少花;小花梗近等长,等于或稍长于花被片;花蓝色,狭钟状开展;花被片狭矩圆形至狭卵状矩圆形,先端钝圆,边缘全缘,外轮花被片比内轮的稍短而宽;花丝近等长,常为花被片长度的4/5长,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,内轮花丝分离部分的基部扩大,外轮花丝分离部分锥形;子房倒卵球状,具3圆棱,腹缝线基部具明显的凹陷蜜穴,花柱常为子房长度的2-3倍长,柱头点状;花果期8-10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000—4200米处的山坡或草地上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和云南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