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茖葱 |
拉丁学名 |
Allium victorialis L.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鳞茎圆锥形柱状,单生或2-3枚聚生;鳞茎外皮灰褐色至黑褐色,纤维质,网状;叶2枚,有时3枚,倒披针状椭圆形至椭圆形,长8-20厘米,宽3-9.5厘米,先端渐尖,稀短尖,基部楔形,沿叶柄下延;花葶圆柱状,高25-80厘米,1/4-1/2被叶鞘;总苞2裂,宿存;伞形花序球状,多花,密集;小花梗等长,为花被片长度的2-4倍长,果期伸长;花白色,或带绿色;外轮花被片狭卵形至卵形,舟状,先端钝圆,内轮花被片矩圆状卵形,比外轮的长而密先端钝圆,常具小齿;花丝等长,比花被片长1/4至1倍,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,分离部分的内轮花丝狭三角形,基部宽l-1.5毫米,外轮的锥形;子房倒圆锥状,具3圆棱,基部收狭成长约1毫米的短柄,每室1胚珠;花果期6-8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1000-2500米处阴温山坡,林下,草地上或沟边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浙江、四川、河南、湖北、甘肃东部、陕西以及华北和东北地区,在从欧洲经中亚、东亚直到北美亦有分布 |
经济价值 |
嫩叶可供食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