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云南豹子花 |
拉丁学名 |
Nomocharis saluenensis Balf.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豹子花属 |
俗名别名 |
碟花百合 |
形态特征 |
鳞茎淡黄色或白色,卵状至卵形矩圆状,高2-4厘米,宽2-3厘米;鳞片披针状矩圆形,先端短尖,外层的膜质;茎高30-90厘米;叶散生,披针形至披针状椭圆形,长3.5-7厘米,宽8-25毫米,先端渐尖,基部收狭;花单生或2-7( 10)朵排列成总状花序;花碟状开展,粉红色至淡紫红色,内面基部具紫色细点;外轮花被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先端短尖至渐尖,全缘,基部无或仅具少数紫色细点,内轮花被片与外轮相似,但稍短而宽,先端急尖,基部具大量的紫色细点,全缘,蜜腺沟两侧具紫红色的半圆状隆起;花丝钻形,向基部扩大,扁平;子房卵状至倒圆锥状,长6-7(-9)毫米,宽2.5-3(-5)毫米,具纵沟,花柱棒状,短于子房,向上增粗,柱头头状,3浅裂;蒴果矩圆状,长1.7-2厘米,宽1.5-l.8厘米,紫绿色至褐色;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800—3900米处的山坡丛林中,林缘或草地上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我国四川、云南和西藏,在缅甸亦有分布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