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益母草 |
拉丁学名 |
Leonurus japonicus Houtt. |
科中文名 |
唇形科 |
科拉丁名 |
Labiatae. |
属中文名 |
益母草属 |
俗名别名 |
益母蒿、益母艾、红花艾、坤草、茺蔚、三角胡麻、四楞子棵 |
形态特征 |
一或二年生草本,高60-100厘米。茎直立,单一或有分枝,四棱形,微有毛。叶对生,叶形多种;基出叶开花时已枯萎,有长柄,叶片近圆形,直径4-8厘米,边缘5-9浅裂,每裂片有2-3钝齿;中部茎生叶3全裂,裂片近披针形,中央裂片常再3裂;上部叶不裂,条形,两面均被短柔毛。6-8月开花,花多数,在叶腋中集生成轮伞花序;花萼钟形,先端有5个长尖齿;花冠唇形,淡红或紫红色,长9-12毫米,上下唇近等长,花冠外被长绒毛,尤以上唇为多;雄蕊4,二强。小坚果熟时黑褐色,炬圆状三棱形。 |
生境 |
生山野、河滩草丛中及溪边湿润处。 |
地理分布 |
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,3-4月条播,按行距1尺开沟,沟深1寸,播种后覆土2-3分,每亩播种量约1斤,10天左右出苗。幼苗生有4-5片叶时,间苗,株距3-4寸。 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