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莛子藨 |
拉丁学名 |
Triosteum pinnatifidum Maxim. |
科中文名 |
忍冬科 |
科拉丁名 |
Caprifo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莛子藨属 |
俗名别名 |
羽裂叶莛子藨 |
形态特征 |
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0.4-0.8米;茎不分枝,稀开花时顶端有1对分枝,具刚毛和腺毛,有明显的纵棱和槽沟;根红褐色;叶纸质,2-4对,羽状2-3半裂或深裂,有时茎基部的初生叶不分裂,轮廓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9-17厘米,宽7-15厘米,顶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宽楔形,无锯齿,具睫毛,两面疏生刚毛,沿脉及边缘毛较密,侧脉每边4-7;顶生穗状花序,长4-6厘米,花序轴和萼筒密被腺毛和刚毛;花2-4轮,每轮有4-6花,下面有苞片6枚,其中2枚较大,叶状,被腺毛;萼齿5,三角形;花冠黄绿色或紫色,裂片二唇形,上4,下1,被腺毛,基部一侧囊状,内面具紫色斑点;雄蕊5,着生于冠筒中下部,短于花冠;子房3室,每室有1胚珠,花柱稍短于花冠,基部被柔毛;浆果状核果,白色,近球形,被腺毛,顶端冠以宿存的萼齿;具3分核,每分核有1种子;种子凸平,腹面具2条沟槽;花期5-6月,果熟期8-9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300--3400米的山地林缘、林下及沟谷草地中 |
地理分布 |
产于我国四川、河北、山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北等省、区,在日本也有分布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