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水茴草 |
拉丁学名 |
Samolus valerandii Linn. |
科中文名 |
报春花科 |
科拉丁名 |
Primulaceae |
属中文名 |
水茴草属 |
俗名别名 |
水繁缕 |
形态特征 |
一年生草本,高10—30(40)厘米,全株无毛;茎直立,圆柱状或有纵棱,中部或基部分枝。叶基生和茎生;基生叶莲座状着生,较大,倒卵形或矩圆状卵形,长2一6厘米,宽1一2
厘米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渐狭,下延至具狭翅的短柄,边缘全缘;叶柄长1—2毫米,具狭翅;茎生叶互生,较小,先端钝或具小突尖头,无柄或具短柄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5一10厘米,花稀疏,通常有l0一20花;花梗纤细,长6一12毫米,中上部具苞片;苞片披针形,长约1毫米,先端锐尖;花萼钟状半球形,长约1毫米,上部5裂,裂片三角形,先端略尖锐;花冠白色,花冠管与花萼裂片等长,檐部直径2—3毫米,裂片倒卵圆形,先端钝;雄蕊与花冠裂片对生,花丝三角状钻形,花药卵形;子房球形,半下位,深埋在萼管内。蒴果球形,直径2—3毫米,成熟时顶端5爿状开裂。种子多数,棕色,锥状。花期5月;果期6一7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700—900米的阴湿溪涧或田野。 |
地理分布 |
产我省西南部的宁南等县。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也有分布。本种是世界广布种,在欧洲、亚洲南部、美洲、南部非洲及澳州均有分布。
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