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扁穗莎草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Cyperus compressus L.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莎草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Cyper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莎草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高5—25厘米,锐三棱形。叶基生,短于秆或与秆几等长,宽1.5—3毫米;叶鞘紫色。苞片3一5枚,叶状,长于花序;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,辐射枝2—7个,小穗条状披针形,有8—20朵花,长8—17毫米,宽约4毫米,近四棱形,3—10枚于辐射枝顶端排成近头状的穗状花序;小穗轴具狭翅;鳞片卵形,长约3毫米,背面有龙骨突,顶端具芒,中间绿色,两侧白色或黄色,有时具锈色斑纹;雄蕊3;花柱长,柱头3,较短。小坚果倒卵形,三棱形,侧面凹陷,长约为鳞片的1/3,深褐色,表面具密的腺点。花果期7—12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多生长于田野间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;越南、印度、日本等也有分布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