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紫斑洼瓣花 |
拉丁学名 |
Lloydia ixiolirioides Baker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洼瓣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植株高15-30厘米;鳞茎狭卵状,上部延长,开裂,基部簇生须根;基生叶4-8枚,宽1-2毫米,边缘疏生柔毛,茎生叶2-3枚,狭条形,长2-3.5厘米,宽1-1.5毫米,向上逐渐过渡为苞片,在茎生叶与苞片的边缘通常具白色柔毛,以近基部处最明显;花1-2(-4)朵,白色;内、外轮花被片相似,矩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,先端稍内折而略呈盔状,具弧形紫色脉纹,中部至基部具紫红色斑块;雄蕊约为花被片的1/2长,花丝线状,密生长柔毛,花药矩圆状;子房近矩圆状,长约3毫米,花柱与子房近等长,柱头稍膨大,比雄蕊稍长;蒴果矩圆状,长15-20毫米,宽约4毫米;种子多数,近三棱形狭卵状,长约2.5毫米,具3纵棱,一端具短翅,深褐色;花期6-7月,果期8月 |
生境 |
生于海拔3000-4300米处的山坡或草甸 |
地理分布 |
分布于四川、云南和西藏 |
经济价值 |
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