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芦荟 |
拉丁学名 |
Aloë vera L. var. chinensis Berg. |
科中文名 |
百合科 |
科拉丁名 |
Liliaceae |
属中文名 |
芦荟属 |
俗名别名 |
斑叶芦荟 |
形态特征 |
茎较短;叶近簇生或稍二裂,肥厚多汁,粉绿色,两面均被白色椭圆形花纹,呈斑点状,条状披针形,长15-35厘米,基部宽4-5厘米,厚约1.5厘米,顶端有几枚小齿,边缘疏生刺状小齿;花葶高60-90厘米;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披针形,先端锐尖;花伏垂,稀疏排列,浅黄色,具红斑;花被片两轮,外轮合生至中部或1/3,内轮花被片分离,条状矩圆形,各具3纵脉,先端稍外弯;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或稍长,花丝丝状,花药矩圆状;花柱细长,明显伸出花被外,柱头小 |
生境 |
栽培 |
地理分布 |
我国南部及广东各地多有栽培,在印度亦有分布 |
经济价值 |
药用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栽培植株形态
摄影者:李世丽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