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萱草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Hemerocallis fulva  L.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百合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Lili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萱草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黄花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根状茎短,簇生须根;须根肉质稍粗壮或中下部膨大成纺锤状;基生叶较宽,带状,稍肉质,下面略带白粉,先端渐尖或圆钝,下弯;花葶与叶近等长,高可达1米;二歧状聚伞圆锥花序具花6—12朵或更多;花桔红色至桔黄色,早上开放,下午闭合,晚上萎蔫凋存,无香味;花被裂片近倒卵形,先端圆钝或微尖,内轮花被裂片较外轮稍宽,边缘微波状;外轮花被裂片在内面中下部均具“八”形紫红色彩斑,以内轮较明显,花被裂片在花盛开时反曲;雄蕊伸出花被外,上弯,较花被稍短;花柱细,长于雄蕊;蒴果具数粒种子;花果期5—7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300-2500米左右的向阳草坡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四川、河北、陕西、青海,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和江苏,在欧洲、亚洲北部、日本和朝鲜亦有分布 |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观赏植物、药用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分株繁殖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花的侧面观 
 
 |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花的正面观 
 摄影者:杨楠
 |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|  | 开花时的植株形态 
 
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