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黄花菜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百合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Lili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萱草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植株一般较高大;须根近肉质,中下部膨大成纺锥状;基生叶7-20枚,稍肉质,长50-130厘米,宽6-25毫米,下面基部呈龙骨状突起,边缘微波状,稍被白粉;花葶稍高于叶,基部三棱状,上部近圆柱状,具分枝;苞片狭披针形,先端尾状渐尖,自下向上渐短;花多数,最多可达100朵以上;花被淡黄色,蕾期顶部带黑紫色;内轮花被裂片较外轮花被裂片稍宽,花被裂片先端均渐尖,开花时,裂片略向外反曲;雄蕊约为花被的2/3长;子房近圆柱状,略具3棱,绿色无毛,花柱线状,绿白色,高于雄蕊,柱头小,微3裂;蒴果钝三棱形椭圆状,长3-5厘米;种子黑色,有棱,约20余粒;花果期5—9月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2000米处的山坡,山谷或林缘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和贵州。 |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花蕾晾干可食;花可供药用;块根可酿酒;叶可造纸和编织等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