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大王杜鹃 |
拉丁学名 |
Rhododendron rex Lévl. |
科中文名 |
杜鹃花科 |
科拉丁名 |
Ericaceae |
属中文名 |
杜鹃花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乔木,高5—7米。枝条粗壮,幼枝灰白色,被绒毛。叶革质,倒披针形;总状花序有20—30花,顶生;花萼钟形,玫瑰色;子房圆锥形。蒴果。花期6—8月;果期9—11月。 |
生境 |
生于海拔2100—24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。 |
地理分布 |
产于四川的雷波。云南也有分布。 |
经济价值 |
观赏。 |
科研价值 |
植株生境较窄,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,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。 |
繁殖方式 |
种子繁殖。 |
备注 |
1989《四川珍稀濒危植物》第一卷将该植物定为渐危种;国家三级。
2004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第一卷(红色名录)将该植物定为易危种。
IUCN(世界自然保护联盟)RL 2003:低危/接近受危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花
拍摄者:李小杰 |
 |
花期植株
拍摄者:庄平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