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中文学名 |
鸳鸯茉莉 |
拉丁学名 |
Brunfelsia acuminata Benth. |
科中文名 |
茄科 |
科拉丁名 |
Solanceae |
属中文名 |
鸳鸯茉莉属 |
俗名别名 |
|
形态特征 |
常绿灌木,高约1米,直立,秃净无毛,多分枝。单叶互生,长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,长3-6厘米,宽1-2.5厘米,无毛,全缘或微波状;单花或数朵排列成聚伞花序,顶生,花萼管状,5齿裂,裂片三角形,花冠淡紫色或淡紫间有白色,漏斗状,冠筒劲直,檐部5阔裂,雄蕊由于另1枚退化而只有4枚,两两成对似鸳鸯花药紫色,卵形,子房卵状,2室,胚珠多数。蒴果。花期春至秋季。 |
生境 |
庭园栽培 |
地理分布 |
原产热带美洲,我国广州、昆明及重庆等城市庭园中有栽培 |
经济价值 |
观赏 |
科研价值 |
|
繁殖方式 |
|
备注 |
|
图片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 |
拍摄部位:叶、花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 |
花期植株
图片由成都植物园拍摄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