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中文学名 | 南川鹭鸶草 |  
                | 拉丁学名 | Diuranthera inarticulata Wang et K.Y.Lang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中文名 | 百合科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拉丁名 | Liliaceae |  
                | 属中文名 | 鹭鸶草属 |  
                | 俗名别名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形态特征 | 根状茎短,基部簇生多数稍肉质须根;须根长达8厘米;叶带形或舌形,长32-50厘米,宽1.5-3厘米,向下弯曲,光端渐尖或急尖,有时为长渐尖,基部略收窄;花葶直立,高33-40厘米;花疏生,排成顶生总状花序;花序下部的苞片三角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先端渐尖,短于花;花白色,2—3朵簇生;花被钟状开展,直径3-3.5厘米;花被片近相似,条形,干后膜质,常外弯,宿存,外轮花被片先端渐尖,具5条纵脉,内轮花被片具3条纵脉;雄蕊6,短于花被片,花丝白色,花药近基部背着,呈丁字状,基部附属物长约3毫米,平行,先端极锐尖;子房无柄,每室具数枚胚珠,花柱丝状,与雄蕊等长;蒴果三棱形倒心状;花果期7—8月 |  
                | 生境 | 生于海拔1060~1800米处的竹林下或山坡草丛中 |  
                | 地理分布 | 分布于我国四川等地 |  
                | 经济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科研价值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繁殖方式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备注 |  |  
                | 图片 |  |  |